敦煌舞

µ  創作起源

1978年-甘肅省藝術舞團-以敦煌壁畫畫師故事為背景的「絲路花雨」舞劇推出後當時,任職為甘肅藝術學校校長高金榮,感嘆敦煌石窟內舞蹈姿態圖像之豐富,中華文化之浩瀚,身為在地舞蹈藝術家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毅然決然,不畏艱難,1979年起,多次前往敦煌鳴沙山下莫高窟,白天進洞觀察,晚上描畫舞姿圖像,並閱讀有關文獻資料。反覆觀看、琢磨,分析、掌握特點,奠定了中國古典舞『敦煌流派』的基礎。

 

1980年末 制訂出供六年制中國舞表演專業用的《敦煌舞基本動作訓練教學大綱》(草案)。後來又修訂了三次。確定為風格性的敦煌舞基本訓練課。

 

1981年春 即開始在甘肅藝術學校八○級舞蹈班開設這門新的課程。

 

1983年 在蘭州召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第一次學術討論會,敦煌舞基本訓練的研究成果正式發表。得到敦煌學、史學家們的高度讚揚,宣告中國敦煌舞派的誕生。並受到國際舞蹈、藝術家之肯定,台灣先後也有個人舞蹈業者,慕名前來認真學習。

 

1993年出版「敦煌舞蹈」基本訓練教材 - 敦煌文藝出版社。

 

2001年著作《敦煌石窟舞樂藝術》 -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2年著作「敦煌舞教程」 - 上海音樂出版社。

 

µ  創作過程與理念

  1. A.  抓住共同的基本格調

敦煌莫高窟壁畫上溯十六國北涼北魏,下至宋元明清,時間跨度很大,不同時其有著不同特色,而人物又有菩薩、仙女、蓮花童子、金剛力士等;儘管時代不同,人物不同,眾多壁畫舞姿卻在差別中有一種共同的基本格調。於是,決定不受朝代、人物之限,廣採博取,從中研究擷取有共同特徵的動作姿態,如:纖細、多樣、具有佛教色彩的手姿;柔曼多彎多稜角的手臂;出胯衝身下沈的曲線肢體;赤足和勾、翹、歪、開的腳形;別致的眼神;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的使用等。因此,他不是歷史上某一朝代的舞蹈,當然也不是敦煌地區的舞蹈,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敦煌壁畫式舞蹈」。

 

  1. B.  確立舞蹈的風格

壁畫舞姿、彩塑造型都是靜止的。如何使「靜」變「動」、變「活」, 並保持壁畫舞姿特色,這是能否形成一門獨立的舞蹈教材的關鍵,也是教材有無訓練價值的關鍵。舞姿之間的起承轉合,舞的動律。和舞姿的主要外部特徵必須協調一致,這是創編中的難點,也是重點。

 

  1. C.  定位在中國古典樂的範疇,突出民族特性

中國古典舞韻教材主要是在研究繼承戲曲舞蹈和武術動作基礎上形成的。敦煌舞訓練教材則是依據敦煌壁畫舞姿創編的。他們都是現 代舞蹈工作者對傳統舞蹈文化的一種追逐,都是在研究繼承和發展我中華民族舞蹈的優秀傳統,因而把敦煌舞列入古典舞範疇是順理成章的,只是它是具有西部特色的中國古典舞。確定敦煌舞「三結合」為其風格特點,並不是意味三者並重,而是以漢文化為基礎,融進西域特色,也就是突出的是我中華民族特性。在具體創編時,在神韻和動作上充分吸收、凸顯我中原和河西一帶地方的舞蹈素材,恰當地融入西域風格,如眼神、手、頭部動作等都吸收了西域方面舞蹈的動勢。特別是訓練教材中始終注意貫穿「形神兼備」原則,並和「手、眼、身、法、步」有機地緊密結合,是最富有民族審美特點又富有訓練價值的。

 

µ  定義

『敦煌舞蹈』-它既不是歷史上某一時代的舞蹈,也不是敦煌地區  的舞蹈,而是「敦煌壁畫式舞蹈」。它反映了古代絲綢之路上各國樂舞薈萃的精華,是中西(西域)樂舞相融合的結晶,是獨具西域風格的古典舞蹈流派。

   

窟內壁畫雕塑以中隋唐時代為豐,『敦煌舞』學派研究建立是以漢文化為基礎,在神韻和動作上充分吸收、凸顯中原和河西一帶地方的舞蹈素材,恰當地融入西域特色風格,形神兼備,具有西域、中原、地方「三結合」特點的古西涼樂之風格為主要動律。

 

µ  特點和風格

【特點】

 

敦煌壁畫中舞姿動作姿態的共同特徵,如:纖細、多樣、具有佛教色彩的手姿;柔曼多彎多稜角的手臂;出胯衝身下沈的S形和多曲線肢體;具有的東方人體美,雅緻生動活潑地呈現出來。赤足和勾、翹、歪、開的腳形;別致的眼神;長綢、腰鼓、琵琶等道具的使用等,極具敦煌的特殊魅力。

【風格】

 

敦煌舞是以表現佛國天宮的伎樂舞蹈為它的理想境界,使飛天、天宮伎樂復活在舞台上,所以節奏以舒緩為基調,深沈肅穆,幽寂含態,給人以特殊的美的享受。如性格組合中的《思維菩薩》《千手觀音》。然而敦煌舞樂的節奏也有剛健明快,粗獷雄健的《力士武伎》,以及急管繁弦,旋轉為風的《舞綢伎樂》,更是既具陰柔典雅,雍容華貴,又兼陽剛奔放,歡騰跳躍,剛柔相濟韻味無窮的《歡騰伎樂》和《大飛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藝術舞坊 TD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